廣東省博物館是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
跨入新世紀,廣東省博物館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2003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決定投資9億元在廣州珠江新城建設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廣東省博物館新館項目是廣東省“十項工程”的重點建設項目和建設文化大省三大文化設施之一。新館瀕臨珠江,坐落在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新城市軸線東側,與西側的廣州歌劇院以及中央林陰大道、濱江綠化帶一起構成廣州文化藝術廣場。新館規劃總用地面積4.1萬平方米,地面部分建筑面積約4.8萬平方米,地下部分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合計約6.3萬平方米。
廣東省博物館
新館建筑主體的設計外觀呈方正的玲瓏盒形,采用巨型屋面懸吊式鋼桁架結構,空間組織概念源于廣東傳統的工藝品象牙球。新館建筑將藏品管理、陳列展覽、教育與綜合服務、業務科研、行政管理、安全保衛、機電設備、地下停車場等八大功能系統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建筑充分考慮智能化要求,設備齊全,設施先進,采用了綜合安防、樓宇自動化等安全系統和恒溫恒濕空調、智能化照明等文物保護系統。此外,設計也充分考慮了節能環保因素,在建材選料、設備選型等方面,注重節能環保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使用,并盡可能利用珠江新城提供的區域公共服務。
新館的展廳在布局設計上為陳列展覽提供了高差5米到22米不等、沒有結構柱的大空間,使陳列布展的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展覽以廣東歷史民俗、藝術、自然為主要陳列方向,包括歷史館、藝術館、自然館三部分,另外配置有陳列展覽系統、藏品管理系統、教育和綜合服務系統、業務科研系統、安全保衛系統和行政管理系統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先進的管理系統將使新館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作為廣東省三大標志性文化設施之一,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對于營造廣州市的文化氛圍、體現廣州華南文化中心的地位、加強國際文化交流、以及使廣州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開放時間:
1. 周二至周四、周六、日:9:00-17:00;
2. 周五:9:00—20:30;
3. 逢周一閉館;
4. 特殊情況另行公告。
本文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即刪。
為防止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傳播,保證參賽各方安全,決定不面向境外觀眾售票,僅面向境內符合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的觀眾售票。
12月26日,國學文化教育展在市展覽館開展,共展出唐詩、宋詞、元曲中的經典作品100首。作品融合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書法藝術,并配以精彩賞析短文,完美展示了“唐宋元一脈相承,詩書畫三絕合璧”的藝術。展覽由市文旅局主辦,2020年1月5日截止。圖為觀展市民正在用手機拍攝自己喜歡的作品。
海珠區博物館為磚木結構,分為前后兩進,東西兩廂,呈正方形,座北向南,青磚圍墻,建筑多用木雕、磚雕、壁畫裝飾,極具嶺南建筑特色和藝術價值。該館與鄧氏宗祠同為一址。鄧氏宗祠建于1895年,占地4700平方米,為鄧世昌之母為紀念愛子,用清政府的撫恤金將祖居擴建而成。故又稱之為鄧世昌紀念館。
自2020年11月16日開始,冀州博覽館正式對觀眾免費開放,展館面積9218平方米,共分為三層:一層為博物館(包括冀州歷史 冀州名人和冀州非遺三個展廳)、二層為規劃展覽館、三層為美術館。館內形式多樣的展覽吸引了眾多的市民和游客前來參觀學習,豐富了市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博物館免費開放后,冀州人的業余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越來越多的冀州市民開始享受到免費公共文化活動所帶來的福利。
出于防控疫情需要,全國各地博物館暫時閉館。人們不能出門,精神食糧卻不能斷。江蘇博物館系統陸續公布網上展廳和虛擬展廳,展示博物館陳列、臨時展覽、精品館藏文物,文博愛好者在電腦和手機上就可以“云游”博物館。
信可威展廳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廳裝修、展覽展示設計、展臺搭建的展覽設計公司,同時提供展示設計,展臺設計服務,作為上海展覽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
疫情防控期間,晉中市紀委監委暫時關閉警示教育中心并及時推出網上虛擬展廳,讓更多參觀團體及個人足不出戶便可身臨其境參觀展廳,接受警示教育洗禮,感受廉政文化熏陶。
習近平總書記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規劃先行,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補農村短板,揚農村長處,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
國歌展示館是全國首家以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為主題的展示館,于今年3月起進行改擴建,展廳面積現有2000平方米,較十年之前新增加600平方米。今年也是國歌展示館開館10周年,十年來場館接待觀眾近百萬人次,成為“講述國歌故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主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