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李濟中藥博物館
簡介:陳李濟中藥博物館是廣州地區首家中藥行業博物館,位于海珠區廣州大道南1688號,由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廣州陳李濟藥廠”投入1000多萬打造,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該館除了主館展示古時制藥過程外,還有副館和廠區藥物種植參觀地。此外,館內還有多件被鑒定為國家文物的實物。
陳李濟中藥博物館
陳李濟中藥博物館是目前廣州唯一一家由老字號開辦的、也是嶺南地區首家中藥行業博物館。該館非常有特色:博物館陳列以場景復原為主,將中藥制作工藝過程反映出來,并通過藥廠的歷史、發展過程,反映、折射了中國中醫藥發展的歷程。現場借助聲、光、電等手段,并采用大量的實物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再現了很多已經失傳的中藥傳統制作流程。而最具特色的是陳李濟首創的蠟殼包裝工藝。館內展示了從煮蠟、溶蠟、串原子、蘸蠟、入丸、封口、剪蒂、蓋印等八項手工操作工藝,這種為適應南方濕熱氣候而發明的蠟殼包裝技術,引發了那時北京、杭州等其他中藥制造中心中藥包裝的革命,一直到來為全國制藥業廣泛應用。
地址:海珠區廣州大道南1688號
開放時間:
團體:周一-周五,團隊預約,周六、周日預約參觀(3人以上);
個人:每月第三周周三及5月12日國際護士節、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6月中國遺產日、9月10日教師節、10月26日環衛工人節。
參觀時間:9:00-11:30,14:00-16:00。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警示教育主題展廳的建設和運用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正風反腐成果對全市黨員干部開展警示教育的重要舉措,通過展廳內各個主題的展示,精心打造了具有特色的警示教育展廳,使警示教育實現了陣地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江蘇網上科普展示館(www.jskp.cn)上線試運行。江蘇網上科普展示館作為國內規模領先的虛擬全尺寸建模展示的網絡科普展示館,從立項、論證、規劃到建設完成共計64天,展覽面積同比實體展示館達到9000㎡。
2022年上海國際燈光音響及智慧數字多媒體展覽會Entertainment Design由聞信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舉辦,舉辦周期為:一年兩屆,本屆展會將在2022年02月23日舉辦,展會地點中國-上海-浦東新區龍陽路2345號-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展會預計展覽面積達到40000平米,參展觀眾數量達到40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1200家。
廣州地鐵博物館作為華南地區首個地鐵博物館。博物館展項共分為十個站點,既展示了廣州地鐵在建設、運營、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將地鐵科普、地質知識、應急常識帶給每一位進館的觀眾。館內有環形三維動畫、1:1比例盾構機、溶洞仿真場景、3D彩繪列車、模擬駕駛等體驗。
簡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1983年發現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是嶺南地區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萬余件,其中“文帝行璽”金印、玉角杯、錯 金銘文虎節、印花銅板模、平板玻璃銅牌飾等文物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反映了兩千年前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南越王墓是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大考古發現之一,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入選國家AAAA級景區,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南越國遺跡》與《海上絲綢之路》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記者日前從繡山公園管理所獲悉,歷時半年的改造提升,繡山公園杜鵑文化展廳正式開門迎客。市民今后在繡山公園賞花、觀魚、踏溪嬉戲外,又多了一個了解杜鵑花科普知識、感受杜鵑傳統文化的好去處。
對于那些有歷史記憶點的物品、事件、人物,我們都不應該遺忘,2020年是我們向小康社會邁進重要時刻,時代在進步,歷史一定不要遺忘,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進程中形成的鄉愁文化,應當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源泉所在、靈魂所在。近年來,很多有特色、有歷史遺跡的鄉村在政府的投資和領導下,通過建設民俗家風展廳、村史館、修鄉鎮志和村史等方式,傳承優秀的村風、家風,讓鄉愁文化得以延續。不管是村史館還是民俗家風展廳,一件件物品承載著一段段歷史,一幅幅圖片記錄著一個個進程,一處處實景濃縮著一縷縷記憶,成為村民們傳承歷史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承載鄉戀鄉愁、提升村民素養的新高地。
中國烘焙展覽會是全國工商聯烘焙業公會行業服務優勢和成熟展會平臺相結合的服務項目。歷經22年風雨,如今的中國烘焙展覽會已成為目前國內最具規模、最上檔次的專業烘焙展覽會,吸引著海內外烘焙同仁的熱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