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展示館是全國首家以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為主題的展示館,于今年3月起進行改擴建,展廳面積現有2000平方米,較十年之前新增加600平方米。今年也是國歌展示館開館10周年,十年來場館接待觀眾近百萬人次,成為“講述國歌故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主陣地。
上海國歌展示館
國歌展示館以國歌故事為主線,全面展示《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傳播、立法及其深遠影響。通過實物陳列、場景再現、多媒體互動展示,生動演繹了《義勇軍進行曲》從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歷程。
館內新增了1949年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關于國歌等決議案的珍貴影像資料。首版《義勇軍進行曲》唱片是國歌展示館的“鎮館之寶”。首版唱片當年發行數量少,館內現存的這張首版唱片,保存完好,放到唱機上仍能正常播放。館內還有國歌的詞作者田漢的孫子田鋼捐贈的田漢先生身前遺物的復制品,包括帽子、眼鏡、鋼筆等珍貴展品。
作為儀式教育的主陣地,國歌展示館現有廣場、序廳、立法墻、尾廳4處宣誓儀式場所。報告廳可進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作為音樂和電影的傳播地,國歌展示館通過改擴建新征集百代公司出品的進口留聲機、關于1949年新政治協商會議確定國歌的相關資料等,成為回望音樂和電影產業發展的珍貴歷史鏡頭。作為不同人群的文化棲息地,國歌展示館通過多處多媒體互動,調動普通觀眾尤其是青少年群體觀眾的參觀積極性。
楊浦將當前最受歡迎、市民體驗度最好的一些展陳方式,都集中到國歌展示館展廳中。整個場館擁有多達18處多媒體場景,其中6處場景互動、11處多媒體互動和1個大型多媒體影廳,通過互動的形式充分調動觀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參觀積極性。
今年是國歌展示館開館10周年,十年來場館接待觀眾近百萬人次,成為“講述國歌故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主陣地。今年9月29日的改擴建工程竣工之后,國歌展示館將在10月8日起進入市民參觀期,市民可于每周一至周六9:00-16:00到館體驗參觀。
文章來源:《國歌展示館改擴建竣工今天上午亮相 楊浦群眾唱響國歌銘記初心》國歌展示館改擴建竣工 融入新史料、多媒體互動》更多內容點擊標題查看,本文由北京亦莊發布,如有侵權即刪!
信可威展廳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廳裝修、展覽展示設計、展臺搭建的展覽設計公司,同時提供展示設計,展臺設計服務,作為上海展覽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全流程的整體解決方案。
第十九屆重慶摩托車展已在今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重慶摩托車展是經國務院批準的我國唯一的國家級摩托車專業博覽會。本屆展會由重慶市貿促會、市經濟信息委和市商務委共同指導,重慶國際商會、中國摩托車商會、重慶展覽中心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自然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收藏、制作和陳列天文、地質、植物、動物、古生物和人類等方面具有歷史意義的標本,供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機構。12月28日,具備新疆生態學、地理學、生物學多門類的新疆自然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標志著新疆自然科學領域一所嶄新的科普場館正式向公眾全面開放。
VR虛擬現實是最近出現比較熱門的技術,它在各個行業的應用讓用戶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提供了更真實的互動模擬體驗,而vr虛擬技術在展館中的應用越來越流行,比如順義首個VR虛擬展館“網絡鄉愁博物館”日前上線,觀眾關注“仁義和順”微信公眾號即可進入。
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江蘇網上科普展示館(www.jskp.cn)上線試運行。江蘇網上科普展示館作為國內規模領先的虛擬全尺寸建模展示的網絡科普展示館,從立項、論證、規劃到建設完成共計64天,展覽面積同比實體展示館達到9000㎡。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2月18日發布。
中華姓名博物館又稱南溟黎公祠,如今也被改建為中華姓名博物館,與圖騰博物館互相呼應。走入博物館,便受到兩旁一個個雕塑人像的“夾道歡迎”。這里陳列著100個百家姓氏始祖的雕塑,栩栩如生。博物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橫亙”在祠堂正廳的巨型字典———長5.6米,寬3.4米,共53頁的《起名字典》。這本要三個人一起才能翻動的字典,記載了各個姓氏的來源、變化及意義,是一本起名字用的工具書,據稱正準備申報“世界上最大的字典”的吉尼斯紀錄。
普公漢代陶瓷博物館&八旗博物館?兩家特色博物館位于同一棟大樓內,占地面積約1106平方米。普公漢代陶瓷博物館是國內首家由民間收藏家自主建設管理的漢代陶瓷博物館,后者則由珠光街街道挖掘自身特色歷史文化創建,是省內首家八旗文化博物館。
展臺搭建行業作為展覽展示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會展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呈現出許多新的動態和趨勢。以下將圍繞展臺搭建行業的最新動態,從多個角度展開詳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