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定于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并創立的,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昨天是世界博物館日,福田區規劃建設的華強北博物館整體工程進度已完成95%以上,運營團隊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開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華強北博物館將于7月底投入試運營,目前正火熱征集藏品中。
華強北博物館展館序廳效果圖
華強北博物館位于華強北路1058號廣博現代之窗大廈五樓,展館面積3000多平方米,目前館內基礎建設基本完成。華強北博物館集科技、時尚、潮流文化為一體,用“聲、光、電”等酷炫手段來呈現40年來深圳改革開放和華強北發展史。目前博物館現面向企業、個人及社會各界公開征集、收藏1979年以來深圳華強北發展和變遷的相關物證。
一、征集藏品標準
1.具有科學、技術和教育價值
2.承載時代印記,反映共同記憶
3.因經濟社會發展變遷而瀕臨消失的物證
4.契合博物館宗旨、定位與發展方向
二、征集分類
1.電子產品類:70年代至今,各時期華強北制造的標志性產品(包括電子通信類、計算機類、雷達類、廣播電視類、電子測量儀器類、電子元器件類等),電子市場具有代表性的貿易和制造商品,創客代表物品,以及現今華強北龍頭企業目前最新產品和未來的概念性產品。
2.影音資料類:包括照片(含負片、反轉片)、錄音帶、唱片、錄像帶、電影拷貝等各類存儲介質和內容。其中,照片類內容以深圳早期照片、華強北早期開荒者照片、華強北各個時期的街景照片、華強北人物夢想瞬間,電子市場和重要代表性建筑為主;影像類包括華強北的整體宣傳介紹片,以及華強北人物訪談影像視頻但不限于華強北企業家采訪,名人講故事,專家評講華強北影響力,創客故事匯等各類紀錄片及影像視頻等。
3.文獻檔案類:包括公文、信函、題詞、手稿、圖紙、傳單、標語、漫畫、報紙、書刊、雜志等,尤其是與重大事件、重要會議等相關的物證,其中以華強北電子市場原貌圖,擴建設計方案圖,中央批示國企支援深圳華強北的文件,政府關于街區改造的規范性文件,相關重要事件及大會的會議紀要。包括各類獎章、各類證件、證書、牌匾、路牌,一米柜臺以及其他標識物等。
4.文學與藝術作品類:包括各種散文、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書法、繪畫、織染、刺繡、剪紙、雕塑、雕刻、版畫等藝術作品。
5.數據類:改革開放四十年深圳經濟總量統計、華強北年產值表、四十年來華強北產品專利相關數據、街區人流量統計數據、華強北物流數據統計。
6.生活用品用具類:包括服裝服飾、家具、卡片(銀行卡、電話卡、交通卡等)、電子數碼產品、文體娛樂用品用具等。其中以早期開荒者的手記/日記與來往書信、三來一補時期工人相關物品,工資單,工作制服,工作牌等。
7.與重要人物相關的物品類:包括國家重要領導人視察華強北時使用過的物品,以及為此制作的宣傳品、紀念品等;電子行業中有突出貢獻及有重大影響力的代表性人物的相關物品等。
8.其他類:除以上類別之外,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或其他特殊意義的物證。
三、征集方式
1.捐贈:鼓勵個人或團體將自己收藏的以上藏品自愿無償捐贈。將對捐贈人頒發收藏證書并在收藏名錄和博物館官方網站上具名,給予一定的榮譽或紀念品獎勵。
2.收購:對擬自愿出售的物品,將組織相關專家進行鑒定并評估,具體金額由雙方進行商議。
3.借展:在友好協商的基礎上,將對有關收藏單位或個人進行有限期的借展,雙方簽訂借展協議,物品所有權不變。
4 制作:影像類需在原有素材基礎上專門拍攝制作。
5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
四、征集時間
華強北博物館的藏品征集是一項長期工作,本公告從發布之日起長期有效。
五、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路1058號廣博現代之窗大廈5樓華強北博物館
聯系人:周女士、王女士
文章來源-深圳特區報數字報,圖片來源-廣州日報原創,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地方文化通過展廳這種展現形式更好與觀眾發生交流,地方文化特色是當地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當地民風民俗的濃縮品,建設展廳更好的將這種文化留存并傳播下去,近日,8月6日上午,粵西航道文化展廳正式啟用。為講好粵西航道發展故事,2019年初,粵西中心黨組決定建設粵西航道文化展廳。
2021年第五屆中國(重慶)國際塑料工業展覽會由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主辦,重慶滬渝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與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中國(重慶)國際塑料展將于10月14-16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N7、N8館舉辦,展出面積23000平方米。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作為指導單位對本次展會全力支持。
警言慎行對于我們來說是時刻警醒自己,而作為黨員,通過對黨風廉政建設的宣傳教育活動,圍繞依法行政工作的推進,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近日,參加山東省濰坊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全體學員到濰坊市廉政教育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廉政教育洗禮,這標志著濰坊市廉政教育館正式啟用。
中山大學地質礦物博物館位于中山大學南校區地環大樓C座一樓,面積105平方米,展出了礦物、巖石、史前生物化石、寶玉石、構造巖、礦石等類型標本,大部分標本是我系師生在幾十年的教學、科研中采集的,部分來自國內外專家、校友、同行友人的捐贈。標本總數達1200件,但因展館面積限制,僅展出部分標本;同時也是我系實驗中心觀察實驗平臺的一部分。
中國移動發布《5G垂直行業應用白皮書》,深入解析5G賦能V2X自動駕駛、飛聯網、智能電網、工業互聯網、遠程醫療、智慧校園、城市綜合治理、高清行業視頻等8大垂直行業應用,探索5G時代各行業的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和發展趨勢。
原定于2020年1月1日上線的“南通農業扶貧館”提前于19日正式開通運行,這標志著我市政府采購助力脫貧攻堅政策的正式落地,將極大地促進和方便單位工會和食堂組織支持脫貧攻堅采購。據了解,當天,位于鳳凰文化廣場6樓的南通農業扶貧館實體展廳也同步對外開放。
展臺搭建需要合理的時間規劃。從設計到施工,每個環節都需要預留足夠的時間,以確保展臺能夠按時完成并達到高質量標準。建議企業盡早與搭建商溝通,明確搭建需求和時間安排,以便在展會前順利完成展臺搭建。
羅湖美術館是羅湖區重要的公共文化機構,前身為“羅湖創意文化廣場”,建成于2007年,2017年2月,美術館正式作為政府公益性場館免費向市民開放。場館分為展館和戶外廣場兩部分,占地面積8698㎡,建筑面積3848㎡。現有符合國際標準的展覽廳6個,學術報告廳1個。主要開展各類展覽、公共教育、藝術收藏和學術研究等活動。常設品牌活動有深圳國際水彩畫雙年展、深圳國際攝影周、“雙城墨韻”書法聯展、“美的熏陶”系列公教活動等。
海珠區博物館為磚木結構,分為前后兩進,東西兩廂,呈正方形,座北向南,青磚圍墻,建筑多用木雕、磚雕、壁畫裝飾,極具嶺南建筑特色和藝術價值。該館與鄧氏宗祠同為一址。鄧氏宗祠建于1895年,占地4700平方米,為鄧世昌之母為紀念愛子,用清政府的撫恤金將祖居擴建而成。故又稱之為鄧世昌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