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出現,也滋生了很多直播線上平臺,例如博物館開通了線上展廳,供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以線上瀏覽,近日,羅源民族文化數字云平臺18日上線待在家里,輕點手機就可“游覽”羅源畬族文化民俗小鎮,5000多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展廳通過VR技術呈現在“云端”,畬家特產網上下單送貨到家,利用“民族+ 5G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打造“線上VR展廳+線下實景+電商帶貨”新模式的民族文化、經濟數字平臺。
據了解,云平臺依托大數據、云計算、虛擬實景和移動互聯網等科技手段,將羅源民族文化、文旅景點、農特產品等信息轉化為線上數字資源,通過線上引流、對接同心筑農電商平臺等形式,實現民族文化、文旅景點等線上推廣,同時帶動羅源特色產品的推廣銷售,并助力民族產業經濟、金融等各領域發展。
文章節選來源:臺海網【羅源民族文化數字云平臺上線】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位于中國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內,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是國內惟一以保護黃埔軍校歷史文化建筑,展示黃埔軍校發展歷程為核心內容的紀念館。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軍節。8月1日上午,瀘州市旅游協會、瀘州市白酒酒業協會,在納溪護國戰爭博物館,舉行了首屆“?;晟馈焙霌P八一精神座談會。來自省內的退役軍人代表及各屆退役戰友,參觀了護國戰爭博物館,回顧革命先烈為國家作出的巨大貢獻。
2025年的FIC展會將繼續秉承“創新、合作、共贏”的理念,為參展商和觀眾提供一個高效、專業的交流和合作平臺。通過精心策劃布展和組織各項活動,FIC展會將進一步提升參展商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也將為觀眾帶來最前沿的行業資訊和產品信息,拓寬視野和思路。
第七個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一場以“鄱陽湖畔戰‘貧歌’”為主題的脫貧攻堅成就展覽亮相都昌縣。都昌縣脫貧攻堅成就展館自10月17日開館以來,許多市民群眾前往參觀學習,大家紛紛為都昌縣近年來脫貧攻堅工作所取得的顯著成效點贊。
“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已成為游客游覽深圳的打卡地。
自2020年9月17日起,煙臺廉政教育基地展廳將按照預約、限流、錯峰原則,有序開放。
11月6日,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西戌鎮沙河村的太行紅色新聞文化陳列館開館迎客。作為全國最大的新聞廣播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西戌鎮是整個太行根據地新聞文化歷史的縮影,是一筆豐厚的紅色新聞文化寶藏?!短屑t色新聞文化陳列館》將采用現代化手段,還原當時戰斗工作場景,全面再現太行紅色新聞文化史,反映我黨在太行艱苦卓絕的紅色新聞戰斗歷程。
13日下午,“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捐贈儀式后,馬首銅像轉至正在@國家博物館 展出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與其他六尊獸首銅像(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鼠首、兔首)一起展出至11月27日。
展商進場時間?:根據往屆展會流程,搭建工作通常于展會開幕前2-3天啟動。預計本屆展商可于?6月15日-16日?進場施工,具體時段需以主辦方發布的《搭建手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