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022年,疫情的余波仍未散去,新變異病毒繼續肆虐全球。零星的本土疫情在全國各地時有爆發,為了更好配合全國疫情防控的大局,主辦方經慎重考慮,原定于3月31至4月2日舉辦的第七屆廣東泵管閥展將延期至8月3-5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辦
展會介紹:
廣東國際泵管閥展覽會(簡稱“廣東泵閥展”)由上海荷祥會展有限公司主辦,是華南高品質的泵管閥展覽會,旨在通過集中展示流體機械行業的變革與進步,促進產業上下游的溝通與合作,打造一站式采購平臺。2022年8月3日-8月5日,第七屆廣東泵閥展在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給排水專業委員會、廣東化工交易中心、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及廣州市設計院等專業組織機構和行業伙伴的大力支持下,將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再度來襲!
2022廣東泵閥展攜手同期廣東水展,規模將達33,000㎡,匯聚20,000多名華南地區的各大水司、水協、設計院、經銷商等專業觀眾,800多家行業品牌展商將在現場展示泵、閥門、管道 / 管接件、智能供水設備、污水成套設備、執行機構、泵管閥配套設備等系列產品。
展品范圍:
泵: 離心泵、計量泵、螺桿泵、轉子泵、羅茨泵、柱塞泵、滑片泵、漩渦泵、升液泵、軟管泵、凸輪泵、隔膜泵、活塞泵、污水提升泵、噴射泵、往復泵、齒輪泵、軸流泵、混流泵、真空泵、蠕動泵、其他泵
閥門: 球閥、蝶閥、閘閥、截止閥、止回閥、疏水閥、電磁閥、調節閥、節流閥、銅閥、安全閥、其他閥門
泵閥配套產品: 數控機床、密封件、襯墊、涂層、泵殼、泵閥檢測設備、粘合劑、電機、焊接、法蘭、泵管閥配套產品、閥門定位器、軸承、聯軸器、鑄造件、鍛造件、其他泵管閥配套產品
智能供水設備: 成套設備、穩流罐、變頻器、控制柜、立式離心泵、計算機軟件、控制水箱、計算機軟件
執行機構: 氣動執行機構、電動執行機構、手動執行機構、液動執行機構、氣動元器件
管道/管接件: 復合管、彎管、波紋管、三通四通、彎頭、軟管、其他管道/連接件
污水成套設備: 氣浮設備、攔污設備、過濾沉淀設備、蒸發器、結晶器、消毒殺菌、曝氣設備、污泥脫水設備、攪拌設備、固液分離設備、壓濾機、離心機、鼓風機等
目前天氣回暖,春天也來臨,同時兩年的抗“疫”經驗也告訴大家,疫情將會在6、7、8月中隨著氣溫的升高而相對減弱,為了規避春季疫情高發的風險,讓展會有更充分的準備來適應這種新常態,延期舉辦展會是基于理論與實踐后正確的決定。相信大家目前所有的犧牲與堅守,終能成為支持我們度過困難的武器。
國內第一家以民間金融為主題的博物館,選址位于廣州昔日的金融商貿中心、原為民國金城銀行舊址。博物館面積約為780平方米,首期投入資金為300萬元,利用實物、歷史圖片、場景再現、互動游戲、多媒體演示等多種手段,全方位展示從西周時期到近現代,以民間信貸為主要形式的民間金融發展的歷史。
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又稱神農草堂,被評為國家級4A景區,創建于 2006年,是全國首家融“天然”和“文化”于一體的半敞開式中醫藥博物館,綜合展示中華中醫藥文化、嶺南醫藥、中醫藥養生、藥食同源文化及藥用植物種植等方面內容,兩期工程總占地面積為25300平方米,游客可在此享受到淋漓盡致的“中醫藥文化盛宴”。
記者日前從繡山公園管理所獲悉,歷時半年的改造提升,繡山公園杜鵑文化展廳正式開門迎客。市民今后在繡山公園賞花、觀魚、踏溪嬉戲外,又多了一個了解杜鵑花科普知識、感受杜鵑傳統文化的好去處。
荔灣博物館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以收藏、陳列和研究荔灣歷史、文化、民俗為主要內容的廣東省首家區級博物館。荔灣博物館正門位于荔灣區龍津西路泮溪酒家西側,側門位于龍津西路逢源北街84號,舊館址是民國初期英商匯豐銀行買辦陳廉仲先生的故居,于1993年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有民初的中式庭園、西式別墅。
據外媒報道,目前凱迪拉克的客戶可以訪問其在線網站,進入數字展廳,通過互動式交流從產品專家那里了解自己想要的汽車的特性和規格。因此凱迪拉克的經銷商也可以非常快捷地從產品專家處了解到客戶信息。
近日,深圳南山博物館發布通告,因展廳臨時檢修,南山博物館四樓“南山改革開放史”展將于10月12日至10月18日閉展七天。
最近一段時間比較熱門的詞,大概是5G,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5G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并在VR/AR、自動駕駛、智能假造等場景中有廣泛應用。那么,5G技術到底能為VR/AR提供哪些支持?5G時代,AR/VR體驗又將拓展出哪些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作為4G網絡的升級版,5G何以成為VR/AR市場的引爆點?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周公館)基本陳列展廳改造提升已全面完成,將于2019年9月30日(星期一)恢復開放。小而美,美而精,精而雅,雅而暖”是此次改陳的指導思想。館方對展廳、展品、展項進行優化調整,“螺螄殼里做道場”,在小小的空間里,設計了不少新的亮點。
疫情的到來,讓很多企業開始發展網絡展示其產品和服務,而vr虛擬展廳的出現恰恰符合當下需求,而比較早應用的此技術的是國內各大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等觀賞陳列性的展館,目前青州市博物館也開始打造網上虛擬vr展廳,既有常設展覽,也有臨時展覽。